传承长征精神 弘扬中医文化 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发起人王家龙纪事

王家龙,男,1955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苏沭阳。现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一技之长分会执行副会长,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志愿活动发起人,全国中医一家亲志愿者协会筹委会主任,活性水蛭干体技术发明人,心脑血管病专家,江苏中繄一家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。

图:王家龙

数十年来,王家龙研究活性水蛭干体在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血管狭窄、中轻度脑血栓、高血脂方面的应用,取得显著成效。

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受到老区人民欢迎

2020年12月18日,为了弘扬国粹中医文化,在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江苏淮安,王家龙发起组织了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筹备会。

2021年2月20日,在爱心企业家吴小平的大力支持下,王家龙等人在山西太原举办了启动会,并选举了全国筹委会领导集体,聘任了26个省市筹委会主任。

2021年4月9日,在全国民间中医的共同努力下,王家龙等人在革命圣地江西赣州举办了誓师大会,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,激发了全国中医人的爱国热情,唤醒了人们对中医的重视。

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的倡议,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与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。海南传媒人唐松主动提出要帮民间中医拍一部电视剧,湖南长沙邵义平表示要投资建造一座民间中医博物馆,辽宁大连中华老字号“新德记”传承人、爱心企业家马克良为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的爱心义诊活动提供8万元赞助……

图: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

王家龙说,自江西赣州启动会议之后,民间中医自己掏钱,自发组织爱心义诊团队,沿红军长征走过的路,从当年红军长征的第一渡江西于都出发,经瑞金、井冈山、福建龙岩长汀、古田会议会址、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等地开展系列义诊志愿服务。

图:义诊服务现场

爱心义诊团队所到之处,都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。看到这么多人过来,老百姓就喊着:“红军来了!”“民间中医来了!”“原来真的有民间中医啊?一下子来了这么多!”

特别是广东东莞启动大会之后,义诊专家团在迟同水的带领下,给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桥头村义诊时,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。

图:义诊服务现场

当时,几乎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出来迎接我们,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,从家里拿出水果,手提着热茶,慰问我们前方一线的“战友”。老人家眼含热泪,动情地说:“我们的红军真的回来了!为我们这些老人调理身体,我多年的老毛病一下就被你们调理好了,技术太好啊!”更多的老人家在问:“你们红军能不能多住几天啊,走了什么时候再来啊?”

此情此景,深深地感动了正在现场义诊的志愿者。在拍摄视频的志愿者花伟说,得到老区人民的认可,前方“战友”的汗水没有白流,再苦再累,我们也要坚持到底,咱民间中医要用疗效来证明自己!

弘扬中医任重道远

王家龙说,在前方义诊的“战友”,真的是太辛苦了,受的委屈太多了!为了参加义诊活动,他们关掉了家里的诊所,自费走在长征路上。他们上有老下有小,都是家庭顶梁柱,如今却为了弘扬中医,舍小家、顾大家,爱人民、爱国家,不能不令人钦佩。

图: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志愿者

在长征路上,我们真切的看到了老百姓的健康问题,不容乐观,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民间中医啊!他们看不起病,他们有病不敢上医院,而我们民间中医,花很少的钱就能把病治好。

今天,我们民间中医通过重走长征路的方式,就是要把唯一没有进入校园、唯一没有被西化的民间中医传承好,保护好!我们要在一路上吸纳“新兵”,把散落在民间的中医绝技、验方、秘方挖掘出来,更好的服务于人民。

民间中医药,是我们祖先积攒了几千年的健康瑰宝,是先人们在不断探索、研究、摸滚打爬中取得的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。所以,面对今日的式微局面,我们需要有更多具备中医情怀的人,把中医推广出去。

图:甘肃陇西活动现场

王家龙说,我们要通过长征路大声呼唤,齐声呐喊,唤醒人们,改变就医思维,转变就医观念,让大家了解中医,相信中医,认可中医,生病时第一时间想到中医,并让民间中医这一瑰宝得以代代相传。

图:义诊服务现场

我们民间中医的长征之路才刚刚开始,很多重要的事还没有开始做,可谓任重而道远。目前,经我们筹委会研究决定,将筹备成立中医一家人网络运营中心、中医一家人技能培训中心、中医一家人健康服务驿站,推广全国中医驿站管理平台,服务民间中医人才市场。

所谓的中医驿站,是指在每个省、市、县、乡镇街道设立中医一家人健康服务驿站,实现技术资源共享,把祖宗留下的中医技术惠及百姓,同时也让每一个民间中医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。

我们相信,中医,是救治人民疾病的有效良方;中医,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宝贵财产。我们要用疗效来验证,让百姓自己来选择。

肩负起人类健康的使命

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,中医药是打开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的一把金钥匙,如果我们这代人把这个金钥匙弄丢了,那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。

王家龙说,我们这些都是60多、70多、80多的老人了,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。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手法、精方、验方,如果不能把它传承下去,那我们就是不孝的子孙。

图:参观周士弟将军纪念馆

我们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走长征路?因为这是中医文化的悲哀。因为在很多年轻人的头脑里,在很多主流思维里,已经没有中医这个概念了,已经不知道中医能治病救人了。所以我们这代人,要肩负起人类健康的使命,做一座连接青年人了解中医、学好中医、尊重中医的桥梁。只有振兴中医,人民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,国家才有希望,祖国才能强盛。

“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,我们死在长征路上也值得!”王家龙的誓言掷地有声,令人肃然起敬。

学习中医具有使命感、自豪感、荣誉感

“中医兴则中国兴。”王家龙说,我们这些老人,已感到时间紧迫,责任重大,所以我们要利用有生之年分秒必争。我们这些老东西就是拼了老命,也要把民间中医宣传好,传承好,让年轻人明白,我中华民族为什么这样旺盛,靠的是什么啊,就是靠我们民族健康体质的精气神。

目前,我们这些老人,趁腿脚还灵活,头脑思维还清醒,身体还健康,一定要为社会做点好事,不给自己人生留下遗憾。

图: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

现在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,我们要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,紧跟步伐,唤醒人们改变旧有的就医观念,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医疗思维,营造全社会良好的学习氛围,让年轻人觉得学习中医具有使命感、自豪感、荣誉感。只有这样,民间中医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。

让年轻人学好中医

如何让年轻人学好中医呢?王家龙表示,要让年轻人记住古训,“为人父母不懂中医为不慈,为人儿女不懂中医为不孝”。就因为你作为父母不懂中医,把你生病的孩子送给一个对你不负责任的医生;就因为你作为儿女不懂中医,你把父母辛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养老钱,送给了医院,最后还是人财两空。

我们要大力宣传推广中医,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懂中医养生的人,让人少生病,迟生病,实现人人健康长寿120岁的美好愿景。

图:湖南韶山活动现场

通过这次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的艰苦实践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革命血脉,提高了民间中医的专长水平,提升了民间中医的思想修养,塑造了民间中医的精诚形象。

“努力实现中国梦,建立健康共同体。”王家龙说,把民间中医发扬光大,造福人类健康,是我们民间中医人永远的奋斗目标。(逸宁 杨东)

责编:陈斌


来源:社会公益报 特别声明:本文为“好头条号”作者“社会公益报”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文责由该作者承担,好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
关于作者: 社会公益报

慈善有力量,公益有温度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* 评论将经过人工审核以后才会展示

0 条评论